2022年5月4日,我院董志強教授課題組、深圳華大生命科學技術學院劉龍奇課題組在國際權威期刊Developmental Cell(IF 15.5)在線發表題為“Spatiotemporal mapping of gene expression landscapes and developmental trajectories during zebrafish embryogenesis”的研究論文。該研究利用Stereo-seq時空組學技術,結合多...
13
?太和醫院重點科研項目及省科技獎勵統計表 (1).xls
20
8月18日,國家自然基金委員會公布2021年的評審結果,生命科學研究所袁雅紅副教授主持的《ANGPTL8通過LILRB/NF-kB通路促進造血干細胞老化及機制研究》項目,喜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資助,經費24萬元。該...
19
2000年以來,我院累計獲得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10項,三等獎36項;獲湖北省成果推廣二等獎1項,湖北省自然科學三等獎1項。太和醫院榮獲湖北省科技進步獎一、二等獎展示序號年代成果名稱完成人獎勵級別頒獎部門1 2005肝細胞肝癌病人門靜脈癌栓的治療及分子生物學機制研究江斌(參與,第六完成人)科技進步一等獎...
20
2021年3月以 “Construction of Prognostic Risk Prediction Model of 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Based on Nine Survival-Associated Metabolic Genes” 為題,在線發表于《Frontiers in Physiology》雜志,循證...
13
在太和醫院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循證醫學中心的項目《基于易感基因及臨床循證指導下的頭頸癌診療及應用》,喜獲2020年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該項目圍繞“頭頸癌易感基因發現及其循證治療”這一關鍵課題,深入開展“尋...
02
近日,從十堰市委人才辦獲悉,根據《十堰市優秀人才選拔和管理辦法》(十辦發〔2017〕15號)相關要求,經基層推薦、資格初審、征求意見、專家評審、會議研究等程序,生命科學研究所郭興榮副教授,喜獲十堰市優秀中青...
02
近日,我院孟忠吉教授團隊與深圳北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術團隊在《Stem Cell Research & Therapy》(中科院二區,IF 6.832)雜志上發表了一篇題為Human umbilical cord-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mprove the ...
24
2001年以來醫院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文件掃描件下載 使用方法: 所有文件格式均為.tif文件,每個文件中包括多張掃描圖片。請使用附件中“圖像處理”打開文件,打開后按圖標可使頁面完全顯示,按可游覽下...
23
近日,我院孟忠吉教授團隊聯合德國埃森大學醫院陸蒙吉教授團隊在國際權威期刊Autophagy(中科院一區,IF 16.016)上發表了一篇題為CCDC88A/GIV promotes HBV replication and progeny secretion via enhancing endos...
06
6月11日下午,十堰市太和醫院腦科學系列論壇第三期學術會議在體檢中心5樓1號示教室如期舉行,此次學術會議邀請了華中農業大學陶偉偉教授進行學術分享;科研處主任杜士明、腦血管疾病診療中心主任張力以及相關領域的專...
16
5月28日下午,太和醫院腦科學系列論壇第二期學術會議在體檢中心示教室隆重召開。此次腦科學論壇受到了太和醫院黨委書記羅杰教授的密切關注并蒞臨指導。此次學術會議由腦科學研究所所長董志強教授和腦科學研究所專職科...
16
4月16日下午,太和醫院腦科學系列論壇第一期學術會議在敬業樓6樓隆重召開,此次學術會議邀請了英國卡迪夫大學楊欣教授、華中科技大學張珞穎教授進行學術分享;太和醫院副院長冷衛東、科研處主任杜士明、腦科學研究所...
16
2020年11月9日,我院孟忠吉教授團隊(張銀華、陳淵淵、孟忠吉)在《Frontier in immunology》雜志發表題為“Immunomodulation for Severe COVID-19 Pneumonia: The State of the Art”的學術論文。該論文首先綜述了C...
17
11日24日下午,湖北醫藥學院附屬太和醫院2021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啟動會暨國自然培訓會在敬業樓6樓隆重召開,此次啟動會邀請了華中農業大學博士生導師、太和醫院腦科學研究所所長董志強,湖北醫藥學院胚胎干細胞重點實...
25
2020年的一場新冠疫情徹底革新了大眾對信息化的認識,使大家意識到了信息化不暢帶來的各種問題,更多的則是痛定思痛、下定決心、全力以赴發展信息化建設,努力在科研、醫療、影像檢測等方面逐步步入信息化、智能化的...
17
腸致病性大腸桿菌(EPEC)和鼠傷寒沙門氏菌(S. Typhimurium)是重要的食源性細菌,兩者均分泌具有Arg-GlcNAc轉移酶活性的三型分泌系統效應蛋白NleB/SseKs。自2020年來,我院李姍教授研究團隊在前期工作基礎上(Liet...
20
十堰市太和醫院兒科的“人臍帶來源的間充質干細胞聯合現代康復治療兒童腦性癱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臨床研究”已通過國家衛生健康委及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備案?,F需要招募多名符合條件的患兒參加研究: 入選標準 1.年...
22
6月5日,Nature出版集團期刊Communications Biology(通訊生物學)在線發表了我院李姍教授研究團隊完成的題為“鼠傷寒沙門氏菌效應蛋白SseK3對Rab家族小G蛋白精氨酸N-乙酰葡萄糖胺修飾的研究”(Arginine GlcNAcylat...
06
生物質譜儀是探究蛋白質組學、代謝組學、蛋白質翻譯后修飾的“利器”。十堰市太和醫院中心實驗室擁有湖北省地市州迄今為止唯一一臺組合型四級桿Orbitrap高分辨質譜儀(Thermo QE plus)。在此基礎上,配備了2套高效液...
22
版權所有:十堰市太和醫院 鄂ICP備05012938號-1 鄂公網安備 4203020200029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