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醫院針灸治療科是醫院中醫傳統特色治療公共平臺科室,是十堰市針灸醫療質量控制中心,湖北省針灸推拿康復??坡撁顺绽硎聠挝?,國家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地,廣東省針灸學會肥胖專病聯盟理事單位,全國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示范單位,是醫院引進 、吸收、應用和推廣各種中醫外治療法的集散地;同時科室積極響應“健康中國”和醫院發展“大康復”戰略要求,扎實做好中醫針灸康復工作,不忘初心,傳承創新,續寫中醫藥事業新輝煌!

【適用癥遍及臨床各科】
痛癥:頸肩腰腿痛、網球肘、急性扭挫傷、關節痛、頭痛、三叉神經痛、周圍性神經痛、截肢后幻肢痛等。
癱瘓:偏癱、截癱、面癱、周圍神經損傷及神經炎所致的肢體麻木癱瘓。
關節障礙:各種骨折術后、韌帶修復或重建術后所致的關節攣縮,肩周炎等。
心理、睡眠障礙:失眠、嗜睡癥、植物神經功能失調、抑郁癥、內分泌功能紊亂等。
兒科疾?。?/strong>腦癱、易感冒、哮喘、鼻炎、多動癥、遺尿癥、厭食、腹瀉、便秘癥等。
婦產科相關疾?。?/strong>月經不調,痛經,盆腔炎,月子病,急慢性乳腺炎,乳腺增生,孕前、產后及更年期諸癥調理,產后缺乳、腹痛、宮寒、惡露不盡、肌肉松弛、妊娠紋、腹直肌分離、小便控制不力等癥狀。
內科及其他疾?。?/strong>眩暈、痤瘡、黃褐斑、鼻炎、易感冒、哮喘、急慢性胃腸炎、呃逆、便秘、泄瀉、肥胖癥、陽痿、早泄、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疲勞綜合征及亞健康狀態等各種疾病。
針灸治療科依托國家級重點學科針灸科、康復科的人才與技術組建的一支專業治療團隊??剖腋鞣N針灸技術及中醫傳統療法特色明顯、現代康復治療技術全面、規模較大、設備先進、功能齊全、人才濟濟??剖覔碛?0多名針灸治療師和多名碩士研究生,所有人員均在全國知名中醫院、針灸康復院校進修學習,擁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和專業的治療技術。
針灸治療科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的服務宗旨,以“傳承瑰寶,驅病痛于無形!”為勵志名言,以“享受無痛生活是您的權力,解除疼痛困擾是我的責任”為服務理念,以專業的團隊、優異的質量、優質的服務竭誠為您的健康保駕護航!
就診地址:浙江路口(和昌國際城)太和醫院東院區(康復院區)四樓針灸治療科
科室電話:0719-8693685/8693619
許醫生13797868423
王醫生13907282798
駱醫生 18871985621
趙醫生 18772937793

關注針灸科微信公眾號,了解更多康復養生知識!
??铺厣?/strong>
“醒腦開竅”針刺法
“醒腦開竅”針刺法是石學敏院士1972年設立的治療中風病的大法。歷經30余年的臨床與基礎研究,已經形成以“醒腦開竅”針刺法為主的中風病綜合診療體系。該體系充分得到業內專家的肯定,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列為重點科研成果推廣項目之一。國內外數十家醫療機構廣泛應用,為中風病患者創造了更優越的治療方案。
石學敏院士及其團隊通過大量的臨床對比研究和基礎實驗證實:傳統針刺法治療中風病確實對穩定病情,改善肢體功能有一定功效。但是在改善腦循環、保護腦細胞、改變腦功能等方面作用則不明顯。石院士所創立的“醒腦開竅”針刺法則以傳統的中醫理論及各家學說為基礎,結合現代醫學的有關理論,認為中風病的兩大癥狀—神志障礙和肢體癱瘓的主要原因是腦血管的閉塞不通,亦即“元神之府”失用,腦竅閉塞則神無所附,肢無所用,提出中風病的根本病因病機為“竅閉神匿、神不導氣”,故立“醒腦開竅”為治療中風的根本大法。選穴配方以“竅閉神匿、神不導氣”改善元神之腑—大腦的生理功能為主,以疏通肢體經絡之氣為輔。
“醒腦開竅”針刺法的臨床研究:
“醒腦開竅”針刺法在臨床得到廣泛應用,其對中風的臨床及實驗研究日臻完善,現僅列述醒腦開竅針刺法治療中風的實驗研究進展。從研究手段來看,已從以往的形態學、神經生化學等方法發展到現在的免疫學、分子生物學等方法;從作用途徑上看,是多方面、多靶點的:不但能改善血液流變性,調節缺血區腦組織的血液供應、改善缺血腦組織的能量代謝,而且可抑制細胞凋亡,對抗自由基、興奮性氨基酸超載所造成的一系列繼發性損害,促進C—fos及HSP70基因表達,從而對病灶及周圍組織發揮保護作用。
刃針療法
刃針療法,是源于古九針,并在針刀的基礎上,經過多年臨床實踐,加以改良,使其更具有特點,表現在更微創、更安全有效、疼痛輕、針感強、適應癥廣,可多點治療,患者更易于接受,更貼近現代醫學等方面。
其以中醫學理論為主并以現代醫學中的解剖學、生物力學、脊椎病因治療學、軟組織外科學,信息醫療學、周圍神經受卡壓以及肌肉所固有的外周機制理論等共同作為理論基礎,強調解除過大應力、產生信息調節和產生熱效應三種效用的,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一種特色療法。它具有療效確切、安全微創、適應癥廣等鮮明特點。
適應癥廣:可廣泛用于慢性軟組織損傷、風濕性疾病、內科病、神經科疾病、皮膚病等。如;(膝)骨關節炎、滑囊炎、四肢肌肉關節疼痛、腰、背、臀部疼痛、肌肉筋膜炎、周圍神經卡壓癥、骨纖維管卡壓綜合癥、腰椎間盤脫出癥、肩周炎、網球肘、頸椎病、頭痛、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中風后遺癥、痤瘡、雀斑等。
針刺蝶腭神經節結合刃針松解頸部夾脊穴治療過敏性鼻炎
過敏性鼻炎是指特應個體接觸變應原后導致鼻粘膜毛細管擴張,通透性增強,腺體分泌增加,產生鼻塞通氣不暢、陣發性噴嚏、流清涕甚至膿涕以及頭脹痛等一系列臨床癥狀。上述病理及臨床癥狀可反復發作,臨床治療該癥中醫中藥及西藥均無理想的治療方法。針刺蝶腭神經節及刃針松解頸部夾脊穴可以通過調節植物神經的功能使鼻粘膜及鼻粘膜腺體及血管快速收縮,鼻甲縮小,鼻腔分泌物減少,通道擴寬,通氣改善,這一過程會持續很長時間使鼻粘膜血管、腺體等向正方向發展,從而達到臨床治療的目的。
針刀療法
針刀療法用是一種介于手術方法和非手術療法之間的閉合性松解術。針刀療法是將東方中醫學的基本理論和西方醫學的手術解剖基本理論融為一體,具體說是在中國古代九針的基礎上,結合現代醫學外科手術刀而發展形成的,是與軟組織松解手術有機結合的產物。針刀醫學吸收了中、西醫之長,具有“簡、便、驗、廉”四大特點,是中醫學術及臨床研究方面的一大進展。適應癥:肱骨外上踝炎(網球肘)、屈指肌腱狹窄性腱鞘炎(彈響指) 、腱鞘囊腫、足跟痛、腕踝管綜合征、肩周炎、慢性肌筋膜炎、周圍神經卡壓征、頸椎間盤突出癥、頸椎骨質增生、慢性腰肌勞損、第三腰椎橫突綜合癥、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骨質增生及慢性退行性膝關節炎、骨性關節炎、脊柱相關疾病、頭暈、頭痛、失眠、面癱、頑固性呃逆、過敏性鼻炎、哮喘,強直性脊柱炎、股骨頭壞死、中風后遺癥肌緊張等。
臭氧療法
臭氧有極好的消融髓核(盤內減壓),消炎鎮痛的效果,改善人體組織攜氧量,增強免疫力的效果。因此,以高安全性,無副作用,醫用臭氧治療技術被醫學界譽為“綠色生物療法”。
適應癥:骨關節痛、頸椎病、頸椎間盤突出癥、肋軟骨炎、腰椎間盤突出癥、尾骨痛、膝關節炎、足跟痛、顳下頜關節功能紊亂綜合癥、退行性骨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軟組織疼痛:急慢性腰扭傷、腰肌勞損、棘上棘間韌帶炎、腰背肌筋膜炎、纖維肌痛綜合癥、腱鞘炎、肩周炎、網球肘、軟組織損傷。
平衡針灸療法
是根據中醫“陰陽平衡”理論發展起來的平衡醫學體系而創立的特色技術,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包含有平衡針灸、平衡火罐、平衡膳食、平衡心理、平衡藥浴等技術。具有“一病一穴、快速針刺、見效快、療效佳”等優點,有保健、防病、治病等作用。治療疼痛領域、骨傷軟傷運動損傷領域、糖尿病、高血壓病、冠心病、萊姆病、面癱后遺癥、腦血管病等。
董氏奇穴療法
董氏奇穴是一套源于民間的獨特針灸體系,注重經絡陰陽氣血的平衡,具有僅在四肢、耳朵、頭面部施針便可治療全身諸病的特點。治療婦科、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四肢骨關節疾病及各類痛癥等有極強的臨床實效性。
腹針療法
腹針療法是繼承祖國傳統醫學和結合現代醫學對經絡的研究成果,經過20多年的反復臨床實踐整理出來一種具有代表性的新的針灸方法,具有“取穴標準化、操作規范化、無痛、見效快、療效佳”等優點。腹針臨床應用范圍較廣,尤其在頸肩腰腿痛、失眠、多年中風偏癱、眼底病、乳腺增生、婦科病等有獨到的療效。
切脈針灸療法
切脈針灸是繼承《內經·靈樞》切脈針法,在中醫辯證論治理論的基礎上,經過四十多年的臨床實踐與研究而總結出來的特色針法。臨床上重視中醫四診中的切脈診斷,將針灸治療和脈診相結合,突出“特效穴”的應用,治療多囊卵、子宮肌瘤、面肌痙攣等疑難雜癥和癌癥有獨到的療效。
刺血療法
刺血療法是在中醫基本理論指導下,通過放血袪除邪氣而達到調和氣血、平衡陰陽和恢正氣目的的一種有效治療方法,具有見效快的特點,適用于“病在血絡”的各類疾病。對治療青春痘、急性扭傷、頸腰椎病等各類痛癥取得了良好的療效。
雷火灸療法
雷火灸療法又稱雷火神針療法,是中藥粉末加上艾絨制成艾條,施灸于穴位上,以治療疾病的的一種艾灸方法,以芳香走竄的藥物作引經藥,以達到溫經通絡,流暢氣血,袪寒除濕的目的。對于急慢性鼻炎、過敏性鼻炎、近視、耳鳴耳聾、肥胖、婦科病和各類痛癥都有顯著的療效。
溫箱灸療法
溫箱灸療法是用艾絨做成艾條、放于灸箱中,放置在穴位上(或疼痛部位)熏灸的一種治療方法。借灸火的溫和熱力以及藥物的作用,通過經絡感傳從而達到溫經通絡、袪寒除濕、回陽救逆、強壯保健等作用,對于胃脘痛、泄瀉、月經不調、中氣不足、臟腑下垂疾病有良好療效。
節氣灸療法
節氣灸療法是隨季節的轉換和傳統的節令時的前3-4小時,用點燃的艾條在常見的保健穴的位置進行施灸以達到預防疾病,增強人體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的灸法。體現了中醫“未病先防”的特色。主要用于亞健康人群的保健。
熱敏灸療法
熱敏灸法是在“熱敏點”進行集中灸療的一種灸法,用艾條灸病人體表的“熱敏點”,激發病人的經絡感傳現象,促進經氣運行,從而達到氣至病所的治療效果,適應癥幾乎涵蓋了內、外、婦、兒各科的疾病,尤其對中風偏癱、脊柱關節疾病及面神經炎等疑難病療效顯著。
耳穴療法
耳廓的神經、血管最為豐富,刺激耳甲廓、耳甲腔等處,有調整機體內分泌系統以及內臟功能的作用,其適應癥有: 偏頭痛、三叉神經痛、中耳炎、腮腺炎、扁桃腺炎、眩暈綜合征、肥胖癥、消化不良、睡眠障礙等各類疾病。
針灸減肥
通過針刺穴位調理腸胃功能,加強腸胃蠕動,增強排泄;改善內分泌系統功能,改善機體新陳代謝,從而達到減肥的目的。
穴位埋線減肥
以線代針,用一種可被人體吸收的生物蛋白線,利用特殊針具埋入穴道,透過穴道調整體內的內分泌、神經系統及新陳代謝。植入人體內的生物蛋白線將會在人體內軟化、分解、液化和吸收,從而達到減肥的作用。
刮痧療法
刮痧療法是以中醫皮部理論為基礎,用器具(砭石、牛角等)在皮膚相關部位進行刮拭,以達到疏通經絡,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的目的。
溫灸刮痧
近年來隨著科技進步和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同時手機、電腦、空調等在日常工作及生活中的廣泛運用,致使頸、肩、腰背部疼痛患者的數量不斷增加。溫灸刮痧技術是在中醫經絡腧穴理論指導下,結合刮痧和艾灸的基本原理,將溫灸罐在體表一定部位反復刮動,使局部出現瘀斑,再通過艾的溫熱和藥力作用刺激經絡、穴位或病痛部位,溫通結合,補瀉兼施,達到“通則不痛”的治療目的。該療法適用于各類骨關節病引起的疼痛等癥狀及各種慢性虛寒型、血瘀型疾病,對外感風、寒、濕邪所致的的頸椎及腰椎疼痛效果尤為明顯。
平衡火罐療法
運用閃罐、走罐、旋罐、藥罐等手法,選擇相對修復病變起平衡作用的特定部位,利用火罐的溫熱效應,連續不間斷地向大腦中樞神經反饋信息,使機體相應修復到平衡狀態。
肌筋膜刀療法
肌筋膜刀可精準的確定受限部位和施力的大小。通過控制微循環去影響軟組織結構,達到刺激該部位的炎癥反應,微循環可以觸發不合適的粘連結構和疤痕組織的吸收,進而促進愈合和受損軟組織結構的重建及康復。
CC點刃針松解療法
CC點刃針松解療法有信息調節作用,筋膜是一種“多孔介質空間結構通道”通過對其切割,消除過高的內應力,影響通過的各種信息傳遞系統及聯網效應,使生命信息通道的信息傳遞功能得到恢復正常,輸送物質和能量是病變軟組織重構及調整,刺激“隱形循經感傳線”,以此激發經絡的傳感,增強信息的傳遞,發揮其調節作用,刺激腧穴和經絡。
藥物敷貼療法
藥物敷貼療法又稱外敷療法,是將中草藥物研為細末,與各種不同的液體調制成糊狀制劑,敷貼于皮膚、孔竅、俞穴及病變局部等部位,以治療疾病的方法,是中醫常用的外治療法之一。某些帶有刺激性的藥物貼敷穴位可以引起局部發泡化膿如“灸瘡”,則此時又稱為“天灸”或“自灸”,現代也稱發泡療法。
庚日天灸療法:庚日是指“天干地支紀日法”中帶庚字頭的那一天。天干為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地支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每一天都由天干和地支按照順序進行組合排列而成,如“甲子日”、“庚午日”。這樣兩個“庚日”之間正好相隔10天。五行學說中庚屬金,肺亦屬金,故庚與肺相配。此時進行敷貼治療最易刺激穴位、激發經氣,是溫煦陽氣、驅散寒邪的最好日期。
三伏天灸療法:“伏者,金氣伏藏之日”,三伏天灸是根據 “天人相應”、“冬病夏治”、“春夏養陽”等理論,以經絡腧穴理論及中醫時間治療學為基礎,選用芳香、辛溫之品研末調制,在“三伏天”敷帖穴位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三九天灸療法:“三九灸”是冬治“三九”中的一種獨特治療技術,與夏治“三伏”中的“三伏灸”一樣,屬于中醫治療學中的“天灸”,它是采用人體經絡循行規律、穴位功效、年歷中24個節氣規律和時間治療學原理,根據人體體質情況和發病特點,選擇在冬季三九天時候,通過中藥藥物貼敷在特定治療作用的穴位上,達到祛除疾病的目的。
砭術綜合療法
砭術綜合療法是砭石與經絡及腧穴相結合,促進血流速度,改善微循環的一種非藥物療法。砭石療法采用的泗濱浮石具有微晶結構、超聲波脈沖及遠紅外線三大特點,具有溫助陽氣、養經榮脈、宣導氣血、疏通經絡等治療和保健功能。對各類慢性疼痛、慢性炎癥、慢性咳嗽、腫瘤、月經失調、不完全性腸梗阻有較好的療效。
五音療法
五音療法是根據中醫傳統的五音理論,運用角、徽、宮、商、羽五種不同音調的音樂來調治疾病的方法,具有疏通臟腑氣機,有利于精神舒暢、機體健康和疾病康復。
咨詢電話:0719-8693685/8693619
許醫生13797868423
王醫生 13907282798
駱醫生 18871985621
趙醫生 18772937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