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9日,國際知名學術雜志《Small Methods》(IF 14.188)在線發表了我院檢驗部李杰博士與中國醫學科學院系統醫學研究院/蘇州系統醫學研究所、普健生物(武漢)科技有限公司和蘇州方科生物有限公司聯合完成的題為“Methods to Identify Immunogenic Peptides in SARS-CoV-2 Spike and Protective Monoclonal Antibodiesin COVID-19 Patients”的研究論文。研究團隊首先構建了表達新冠病毒Spike蛋白抗原表位噬菌體文庫用于篩選新型的抗原表位,在大量新冠確診病人、疑似病人和健康人血清樣本中進行檢驗發現篩選得到的S430-451,S470-481和S501-515三個抗原表位用于新冠病人診斷具有很好的特異性,其中S470-486多肽免疫小鼠能刺激小鼠血清中產生中和抗體抑制新冠病毒的復制。為進一步從新冠病人體內篩選得到特異性的中和抗體用于新冠疫情防治,研究團隊又構建了新冠病人ScFv抗體表達噬菌體文庫,以S470-486多肽為誘餌篩選得到的兩株單克隆抗體能有效抑制新冠病毒的復制。此項研究不僅發現了新的新冠病毒抗原表位和中和抗體,也建立了一種有效的新冠病毒抗原表位和中和抗體篩選方法。

圖一:蘇州系統醫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李利利、博士研究生高美玲、十堰市太和醫院李杰、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博士后祖述龍和蘇州方科生物有限公司王雅楠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系統醫學研究所楊衡研究員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程根宏教授為論文通訊作者。

圖二:spike蛋白是SARS-CoV-2表面蛋白中最具抗原性、也最適合作為特異性表位的候選蛋白。研究團隊在大量新冠確診病人、疑似病人和健康人血清樣本中進行檢驗發現篩選得到的S430-451,S470-481和S501-515三個抗原表位用于新冠病人診斷具有很好的特異性。
李杰博士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太和醫院檢驗部張吉才主任、靳玉潔也有重要貢獻。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會和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與健康科技創新工程等項目的支持,由湖北醫藥學院附屬太和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系統醫學研究院/蘇州系統醫學研究所、普健生物(武漢)科技有限公司和蘇州方科生物有限公司聯合完成。
據悉,這是李杰博士作為共同第一作者發表的第三篇新冠病毒相關高水平論文。前期研究包括發現25-羥基膽固醇在體內外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抑制作用,研究成果于2020年8月18日發表于《Cell Research》(IF 25.617);同時提出IL-6和IL-8可作為COVID-19患者診療預后評估指標,研究成果發表于2021年1月8日《Frontiers in Immunology》(IF 7.561)。
全文鏈接:
1. Lili Li, Meiling Gao,Jie Li, Shulong Zu, Yanan Wang ,et al.Methods to Identify Immunogenic Peptides in SARS-CoV-2 Spike and Protective Monoclonal Antibodiesin COVID-19 Patients.Small Methods. (一區IF 14.188)
2. Lili Li1,2?,Jie Li3?, Meiling Gao1,2,3?, et al. Interleukin-8 as a Biomarker for Disease Prognosis of Coronavirus Disease-2019 Patients.Front Immunol.2021 Jan 8;11:602395. DOI:10.3389/fimmu.2020. 602395.(二區IF 7.561)
3. Shulong Zu* , Yong-Qiang Deng* , Chao Zhou* ,Jie Li*,et al. 25-Hydroxycholesterol is a potent SARS-CoV-2 inhibitor.Cell Res. 2020 Aug 18;1-3. doi: 10.1038/s41422-020-00398-1.(一區IF 25.617)